半自动凝血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
现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.开机不能进入主程序 | A.上电复位不好。 | A.可反复开一下电源开关。 |
B.打印机通讯电缆未接上。 | B.接上通讯电缆及打印机电源。 | |
2.电子加样器启动装置不起作用(不响) | A.插头未接好。 | A.检查插头位置。 |
B.电子加样器损坏。 | B.请厂方工程师维修或用START开关代替 。 | |
C.系统未进入“等待检测”就加样。 | C.在进入“等待检测”状态后再加样。 | |
D.加样器在加样时,手柄未能一次压到位。 | D.请重新加样, 手柄一次压到位即可。 | |
E.加样时刻度位置未对准100uL或200uL档位。 | E.请重新检查加样器上加样时的刻度。 | |
3.测定时间过短: | A.抗凝剂种类不对(要求是枸橼酸钠)。 | A.用枸橼酸钠 |
B.抗凝剂浓度不足(特别是配制抗凝剂时枸橼酸钠已受潮)导致实际重量不够。 | B.抗凝剂重新按配比稀释。 | |
C.真空采血管负压不足,采血量和抗凝剂比例不符。 | C.按10:1的比例重新按配比血标本和抗凝剂。 | |
D.真空采血管负压不对,血液量多。 | D.重新取样本按比例加入抗凝剂。 | |
E.试剂复溶时剂量不准。 | E.按规定补足或重新复溶 | |
F.未加抗凝剂或抗凝剂浓度不对。 | F.重新取样本按比例加入抗凝剂。 | |
G.患者红细胞压积小于26% | ||
4.判断仪器是否正常: | 请将仪器置于“正在检测”把一根测试管内有试剂试管缓慢插入测试孔,观察显示屏右下角H值的变化,如有变化(数值有大变小或由小变大)说明仪器正常, | |
5. 出现测量异常或测定时间过长: | A.抗凝剂浓度偏高或偏低。 | A.检查抗凝剂浓度, 应注意抗凝。剂每次用完后加盖密封,以防挥发。 |
B.加样器刻度标示不对,吸头堵塞,造成吸量不够,或吸头受到污染。 | B.检查加样器刻度,更换吸头, 重新加样。 | |
C.加样后,显示屏显示H值到1FH以下或到FFH以上无变化空间。 | C.调整反应杯,使显示屏显示H值在20H以上至C0H以下。 | |
D.加样方法不对或加样用力过度有气泡造成。 | D. 请重新加样。 | |
E.血标本收集管注入血液量不足,而抗凝剂按正常量加入。 | E. 请重新采血, 重新离心10分钟,每分钟3000~3500转。 | |
F.操作程序错,如FIB测试按试剂说明书复溶时,稀释剂加量过多或过少,或试剂受到污染. | F. 请重新将试剂复溶. | |
G.试剂复溶后超过规定稳定期或试剂超过有效期。 | G. 请重新更换试剂。 | |
H.采血管或贮血管已受到污染(如肝素等)。 | H. 请认真检查。 | |
I.从采样到测定贮存时间过长或血浆未加盖,血浆已凝固。 | I.重新取样测试。 | |
J.加样时,不是一次完成加样、一次性反应杯内出现分层现象或一次性反应杯未插到底部。 | J. 请重新测试 | |
K.操作程序错,如FIB测试按确认键后再把测试管放入测试孔中。 | K. 请重新测试。 | |
L.测试孔,孔位插错,如插入无指示灯的测试孔。 | L.应先把试管插入相应的检测孔后再按确认键,重新测试 | |
K.操作程序错,如FIB测试按确认键后再把一次性反应杯放入测试孔中. | K.应先把一次性反应杯内加入样本后放入测定孔后再按“确认”键,数秒钟后出现等待测量加入样本 。 | |
6.注意事项: | A.特别要注意显示屏下方H值的变化,有助于判断故障现象。 | A.正常变化范围:20H-FEH。加样后起始点范围:20H-C0H |
B.应考虑试剂抗凝剂或操作程序,特别要注意新配抗凝剂或试剂配制使用时间过长。 | B. 请认真检查。 | |
C病人血浆标本严重异常 | C. 可用手工方法测进行对照。 | |
D. 标本严重异常,应再做一次. | D.请重复测试。 |